昨天的文章聊到了注意力管理,我核心就想传递最近的一个思考:要像保护银行卡余额一样,保护自己稀缺的时间和注意力。
留言中,我发现有两种极端倾向,关键是,两方都觉得自己更清醒更理智,要么全盘否定短视频,认为它是电子毒品,碰不得;要么觉得短视频无罪,有人沉迷的原因是自制力差。
这些讨论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纪录片《The Social Dilemma》,访谈了一群在 Google、Facebook、Twitter 等公司工作的员工、投资人和学者,谈到了互联网产品给人带来的成瘾性,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。虽然片子并没有给出什么结论或者方向,但揭示的现象和背后的思考,值得深思。
(资料图片)
下面,我写写自己的总结和感受。
1. 在互联网上,如果你没有花钱购买某个产品,那你很可能就是那个“被卖”的产品。比如,你从未给 Google 付过费,但其实,你是一个潜在的广告点击者。Google 通过广告的方式盈利,你是其中的一环。
2.当年雅虎创造了互联网广告模式——羊毛出在猪身上。无数用户被这套宣传迷惑,误以为是绝美的好事。你看,软件公司制造产品,我们不用给产品付钱,免费,广告商掏钱让我们用,跟天上掉馅饼一样。天上掉的馅饼,早已在背后偷偷定好了价格。
3.广告商为什么愿意花钱?是因为他们能从这些看广告的人身上赚回来更多钱,对吧?不要把别人当傻子,商业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免费馅饼。对 Google、Facebook 等公司来说,出钱的广告商,才是顾客,是甲方;而我们用户,反而是被“销售”的产品。
4.所以 Facebook 之类公司的商业模式,是建立在最大限度吸引用户注意力上,他们必须像黑洞一样吸引用户注意力,增长、留存,把用户聚集在自己平台上,再在合适的地方植入你感兴趣的广告,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。
5.那广告商花钱买的是什么?多数人认为是注意力,其实不是。广告商买的是确定性,是广告投放后确定的转化率。一定有人反驳说,有的公司单纯做品牌投放,不赚钱。这恰恰说明他们在放长线钓大鱼,不在这里赚钱,总会在其他地方赚回来。最终都是导向转化,导向成交。试想,假设你投广告,如果投放的 ROI 总是负的,还会继续投放么?
6.这也是为什么谷歌价格最高的竞拍词是“间皮瘤律师”,一次点击,就有广告主给谷歌 226.5 美元。因为间皮瘤,必须长期暴露在石棉制品才有患病几率,但凡患病,都是想索赔的绝症患者,且诉讼成功基本可获得几百万美元的巨额赔偿。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7.为了在确定性生意中获胜,必须要有优秀的预测能力,而拥有预测能力的前提是拥有大量数据。Facebook 从数据中能知道你喜欢什么、性格如何、此刻心情如何……甚至它比你更懂你,不是危言耸听,这已经成为现实。上周,我们聊过小红书、抖音之类的产品,你想想是不是这样。
8.所以,我再试着总结下 Facebook 等公司的商业模式,广告商花钱竞标产品中的广告位,让原本没有明确购物意愿和目标的人,买自己的东西或服务。所以本质上,“互联网公司唯一的产品,其实是用户行为和认知的改变。”
9.但这些被作为商品的人却从未察觉,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在微小且持续的变化。例子随处可见,比如这两天最火的词: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,无意识中,很多人主动加入消费狂潮,成为了推动者。
10.《混乱的猴子》一书中,作者借自己硅谷的从业经历,描述硅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。硅谷就是一个收留“混乱的猴子”的动物园,硅谷创业者就是那群“混乱的猴子”,不断对社会进行 A/B 测试,少数人的决策,影响着全球十几亿人的思想和行为,比如今天你我会看到什么新闻、什么广告、什么观点。
11.人天生喜欢和自己观点一致的言论,在推荐算法的运作下,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,越来越极化,也越来越愤怒。你看到的信息,就是你的世界,决定你的价值观。所以从信息的角度讲,其实,我们并不生活在同一个世界。一千零一个人,有一千零一个世界,就有一千零一种“真相”。
12.全世界的软件公司组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市场,做的是人口生意,交易的是“人类期货”,标的是人类的时间和注意力。就像猪肉期货市场、石油期货市场一样,我们现在有了交易大范围“人类期货”的市场。这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,它背后的软件公司也因此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公司。
13.这些做“人类期货”交易的互联网公司,为了获利更多,就需要让更多人上网。比如,谷歌实施的 Project Loon 项目,在新西兰、印尼、斯里兰卡上空,发射能“散播”无线网络信号的热气球。Facebook 也有个 Terragraph 项目,准备在路灯杆上安装网络设备。结果,很多人误以为是在做慈善。
14.“只有两个行业,把他们的客户叫做 User,毒品和软件。”2010 年,因为沉迷 Facebook 聊天,29 岁的妈妈给 18 个月大的儿子洗澡时疏于照看,儿子在浴缸中溺亡。过去,电视引发人们对成瘾性的反思,家长会限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,但是现在无数家长主动把手机、iPad 给孩子,甚至自己也沉迷其中。
15.Facebook、Twitter、Instagram 等产品影响了一整代人,让我们在感觉无聊、孤独、惶恐时,总有一个数码安慰触手可及。反而让自己处理情绪的能力退化了。获取简单的快乐太容易,会让我们精神上更脆弱,无法面对挫折。不信的话,可以做个小实验,限制自己三个小时不摸任何电子产品。欢迎留言告诉我你的感受。
16.有人辩解,技术只是工具没有倾向性。在这个问题上,一定要保持清晰、独立思考。什么是工具?扳手、锤子、自行车都是,但自行车被发明的时候,没有带来任何副作用,没有一个人因此而恐慌。
17.逻辑上,如果一个东西是一个工具,它会忠诚地呆在那,等待着某一天被使用。如果一个东西不是工具,它会在你身上有所求,引诱、操控,并想从你身上获利。引诱、操控这俩词用的挺激进的,我第一次从纪录片中听到还愣怔了下。
18.没错,有些技术,有些互联网产品,确实是工具。但是,我们已经从以工具为基础的技术环境,走向了另一个技术环境——以致瘾为基础的技术环境。新时代的社交工具,不是静静待在那里,等待被使用的工具,它有增长目标,有获客方法,会利用人性弱点来引诱你、驯服你,进而拖住你的时间。
19.也有人辩解算法是中立的。说这话的人,不是坏就是蠢。算法,本质是内嵌在代码中的观点,表达了一些人的态度。算法不存在中立,也不是客观的。算法,被某种对目标的定义所塑造。所以,一个商业公司,如果你发现它的成功依靠算法,那说明算法就是它的商业利益来源。
20.说这些并不是要抵制技术。没有人是坏人,技术也并不是人类存亡的威胁。
21.技术能把人类的善放大,比如疫情期间的线上互助。技术也能放大人类的弱点和恶,比如焦虑、混乱、愤怒、极化、无礼、不信任、孤独、疏远、短视、缺乏耐心、注意力分散。但这就是社会的一部分,是必然的。只是这样善恶共存的社会,在商业软件的影响下,无法自我平衡,逐渐向更混乱更极端倾斜。这才是人类存亡的威胁。
22.想起 Airbnb CEO Brian Chesky 在一次采访中说的:生活中有太多的技术,但技术不一定能解决我们的问题。技术很酷,是工具,也是权利;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,也可以让事情变得更糟;可以简化我们的生活,也可以增加复杂性;可以使我们团结起来,也可以使我们分裂。事情变化的速度,是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的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