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中国儿童中心致力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探索,形成了集应用研究、城市支持、项目孵化、文化传播、能力建设、智库平台等一体化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解决方案。现阶段城市中有哪些地方对儿童“不够友好”?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关注哪些问题?对此,记者专访中国儿童中心事业发展部负责人宗丽娜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适儿化空间和设施数量不充分,
标识系统不够优化
提问:《意见》提到,引入“1米高度看城市”儿童视角,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。从儿童的“1米高度视角”来看,城市规划建设中有哪些“不够友好”的地方?
宗丽娜:1米视角是比喻,指的是儿童的视角。儿童指的是18岁以下的孩子,现在孩子发育得很好,幼儿园的小朋友超过1米高的也有很多。
目前,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者而言,最难的就是从儿童视角出发,并充分理解儿童的需求。
“不友好”的地方举例来说,首先是适儿化的空间和设施数量不充分,一些公园广场很少有专门为孩子提供的设施。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大多是全民共用的,它的很多性能不适合儿童。
再就是质量不完善,儿童高频次到往的社区、学校、公园等地,空间布局、动线、标识系统不够优化。有些标识孩子看不懂,颜色也不够有吸引力。孩子如果在某个地方走丢了,如果不佩戴儿童手表,不够清楚自己的位置,可能很难求救。我带孩子每到一个新的地方,都会给孩子介绍场所平面图,告诉她如果走丢了怎么办,但是大部分家长没有这个意识,所以在空间规划上需要优化布局和动线。
我认为,要做到儿童视角,应该要了解社区、公园、图书馆周边儿童群体年龄结构和需求,是0-3岁的多还是6-12岁多,他们主要进行玩耍、学习还是亲子活动,要根据这些实际需要规划场所,设置配套服务设施,并同步考虑运营管理。
学校课间服务、医院安抚服务等
也是“友好”体现
提问:《意见》提出,开展儿童友好学校和医院建设。建设中应该有哪些关注点?
宗丽娜: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仅是国家政策,也是对一个城市环境的重塑。学校、医院、公园、图书馆、街区就是支撑城市环境重塑的载体。其中,学校和医院关乎教育和健康,是跟百姓家庭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场所,尤其需要将政策、专业和行业三者密切结合起来,将儿童友好理念渗透到制度体系中,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。
要关注空间和服务的统一。在学校中,不仅要关注桌椅、教学设施、灯光采光等硬件是否友好,也要关注课间互动等服务。在医院候诊区,要为患儿提供心理安抚服务,比如设置玩具、播放动画、提供书籍、设置户外亲子互动区、开展健康科普等,消除家长和孩子就医的焦虑。医生与患儿的沟通方式也要与对待成年患者有所区别。
另外,还要关注家庭本身和这两个场所的联动统一,项目建设和评价的友好统一、参与与效能的统一。如果能有更多专业儿童工作者、医生深度参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,友好的效能就能更好地释放。
提问:目前很多地方推进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,对儿童友好的公园是什么样的?
宗丽娜: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配备了很多儿童游戏设施的公园,不等于是儿童友好公园。其规划设计、设施配套、服务供给、运营管理等都需要做到友好。《导则》依据公园的体量、位置等进行了分类,郊野公园、综合类公园、专项类公园、社区公园、口袋公园等的改造也不尽相同。
总体来说,公园要有安全的环境,坡度要缓和,近岸2米范围的水深不能大于0.7米。自然绿植要多,配置上少使用玫瑰等有刺、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。儿童活动区域适合配置乔木,不仅有遮风避雨的功能,视线高度也比较好。公园还可以配设有驱蚊功能的植物。
除了设置无障碍通道、母婴室、家庭卫生间,儿童游乐设施的材质也要纳入考量,夏天高温时,塑料材质会散发味道,也可能引发过敏,还要避免使用金属,以免烫伤孩子。
公共空间改造的第三卫生间等
要成为标配
提问:此前,“第三卫生间”广受关注,解决母亲带年幼儿子或者父亲带年幼女儿出行遇到的如厕难题。城市公共空间推进适儿化改造还应该关注哪些方面?各地新建和改造量大吗?
宗丽娜:《导则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。比如重点区域要有视频监控、紧急报警系统;儿童活动场所不能有遮挡看护人视线的物体,整体来说非常细致。一些文旅场所经常有大型演艺活动,大型游乐场会放出特别大的音乐声,这些都需要控制分贝数,确保不会给儿童的听力造成损害。
另外,公共空间改造的母婴室、第三卫生间(家庭卫生间)、可以推婴儿车的无障碍通道等要成为标配。母婴室地面要求防滑、有婴儿尿布台、消毒设施、垃圾桶等。
总结
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首先还是理念和认知有待提升。一些地方基于惯性思维,仍然觉得儿童工作更多是单一部门的职责,比如教育局或妇联。其实,应该把儿童工作和城市建设融合在一起,从城市人口可持续发展、城市社会治理的高度去理解这项工作。再就是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。
在破解上,要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,相当于花同样的资金做了两件事儿,避免日后进行二次改造。另外,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有经费保障机制。
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,而非简单地复制其他城市的经验,地方政府也要配备相关的专业人才。儿童友好融合了教育、医疗、文体、法律等多个领域,目前各地专家和专业资源不够,地方政府要有意识地借助专业力量,少走弯路。
总结起来,就是要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,把孕育、生育、养育、教育、共育和特殊教育统筹在一起,系统地推进这项工作。
关键词: